“效率太高了!500亩油菜田,3名无人机作业手上门服务,3个小时就完成了药肥喷洒,一亩地节省20元成本。”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蔡畈村油菜田里,种植大户江国强由衷赞叹。
春耕时节,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联系,发布农业气象专报,通过微信小程序、微博、短信等为种植户提供“直通式”服务。保定市满城区气象局建成自动气象站12个,气象预警大喇叭141套,覆盖全区各行政村。
“好收成离不开好种子。我种的‘镇麦’中强筋小麦,预计亩产比去年增加2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也能高5分钱。”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种粮大户严秀林说。今年边城镇种植了2.2万亩小麦,九成是“镇麦”系列品种。
包村联户服务,农技专家奔忙在春管春耕一线。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发布小麦、油菜等各类春管指导意见。
“你瞧,现在是小麦拔节初期,得加强水肥精细管理,促苗早发快长,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驻村服务专家陈建玲给种粮大户开出“药方”。长葛市农业农村局共派出56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面对面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加强科学春管,助力小麦生产。
秧好一半禾。工厂化育苗在全国多地推广,对稳定早稻面积、提升单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等主推技术296项,持续推进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全环节、全过程挖掘粮油单产潜力。
依托全国7000余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围绕小麦抵御春旱、春播注意事项等,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服务10万次,发布农情4.8万条,总浏览量达到100万。
湖北省广水市李店镇河西村,平朝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易平朝正和村民一起,将一袋袋肥料运到三轮车上。“这是市农业农村局示范推广的新型水稻配方缓释肥,可以少追一遍肥,亩产还能增加50公斤。”易平朝说。
“现代农业生产,必须配备现代化的科技装备。”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作为农机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我国农业机械装备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推进,通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农机装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目前可以生产4000多种农机产品。
“山地用上小农机,耕种、施肥都省时省力。”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崔荣说,市里积极探索和引进新型的适用小微型农机装备,轨道运输机解决了化肥、种子等农资的运输难题,全市已安装轨道2.6万余米。
5g影讯5g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作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2023年以来,通过专项支持开展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推广,已有丘陵山地履带式拖拉机、油麦兼用播种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在四川、贵州等地开展田间实地应用。
智慧农业成为今年春管春耕的一大亮点。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广泛应用,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6.4%。
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达10%以上。春管春耕一线,各地促进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种粮农民手中。
春分麦起身。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里,种粮大户周朋说:“春管用上新技术,变量施肥、节水灌溉、病虫草害防治,小麦长势喜人。”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春耕大忙,不只在田间,也在车间。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设备飞速运转,每隔几分钟就有1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将紧盯“倒春寒”、春旱、渍涝等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加密病虫监测,分片区分作物分病虫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在春管春耕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截至目前,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超过200万台(套)。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目前我国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小麦、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品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以前春耕‘锄头不停歇’,现在是‘农机不停歇’。”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冀名峰介绍,今春预计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及水稻育插秧机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农业农村部在农机方面重点加快高性能播种机推广应用,提高种植密度、确保机播质量,为粮食丰产丰收搭好架子、夯实基础。
促弱控旺、培育壮苗、植保作业……正是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期。空中无人机、地上摄像头、地下传感器,再加上物联网,在麦田里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会种田已经变身“慧种田”。山东省平原县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陈慧芳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目了然。目前,公司服务的2万亩麦田已基本实现智能化设备覆盖。
科技装备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机械浸种、温室催芽、大棚育秧……江西省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高标准育秧工厂内一条条育秧生产线有序运转。“种子统一提供,技术专人指导,流水线精准播种,每天可加工秧盘6000盘”,负责人余茂林说。今年上犹县早稻播种面积达6.4万多亩,县里在8个乡镇推广建设育秧中心,全力保障早稻用秧需求。
春管春耕一线,各地区各部门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选育推广高产抗逆品种,集成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等高产技术,更多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
856.38MB
查看406.78MB
查看67.9MB
查看722.62MB
查看863.40MB
查看192.13MB
查看555.99MB
查看206.96MB
查看760.81MB
查看739.28MB
查看285.42MB
查看839.22MB
查看883.20MB
查看466.54MB
查看958.19MB
查看933.36MB
查看943.80MB
查看962.70MB
查看584.84MB
查看136.25MB
查看169.84MB
查看449.63MB
查看286.54MB
查看680.82MB
查看451.84MB
查看386.13MB
查看902.63MB
查看415.46MB
查看495.14MB
查看262.56MB
查看158.97MB
查看288.94MB
查看941.57MB
查看870.84MB
查看728.58MB
查看208.20MB
查看606.95MB
查看234.28MB
查看263.25MB
查看381.60MB
查看309.34MB
查看672.78MB
查看788.50MB
查看819.47MB
查看783.50MB
查看966.84MB
查看290.18MB
查看972.45MB
查看387.70MB
查看840.23MB
查看471.74MB
查看718.87MB
查看143.88MB
查看837.60MB
查看644.30MB
查看291.96MB
查看422.91MB
查看900.64MB
查看930.72MB
查看779.38MB
查看670.12MB
查看249.60MB
查看436.88MB
查看151.69MB
查看548.87MB
查看386.99MB
查看953.58MB
查看426.11MB
查看567.63MB
查看957.27MB
查看493.33MB
查看649.46MB
查看185.89MB
查看880.24MB
查看223.35MB
查看101.14MB
查看414.14MB
查看765.63MB
查看973.65MB
查看579.78MB
查看778.65MB
查看306.25MB
查看783.33MB
查看999.71MB
查看707.80MB
查看513.36MB
查看972.83MB
查看367.32MB
查看128.48MB
查看373.40MB
查看932.22MB
查看647.61MB
查看914.56MB
查看409.96MB
查看425.90MB
查看424.10MB
查看415.16MB
查看238.35MB
查看685.17MB
查看969.43MB
查看153.78MB
查看837.99MB
查看542.51MB
查看152.85MB
查看
592 嘉兴fq
百日咳传染性强吗🦁
2025-06-30 02:34:50 推荐
187 188****7842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时间🦅
2025-07-02 09:55:42 不推荐
864 152****7927
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01 06:07:44 推荐
88 奶白小汽车
肝癌怎么分类🦌
2025-07-02 08:13:55 推荐